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贷款

贷款

信托融资类业务真停了,资金池爆雷怎么办

2020-11-30 18:39:58 fx358财富网
上周,网传各地银保监驻场检查信托公司期间发出窗口指导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的40家立即停止融资类业务,恢复时间不确定。继而有媒体称,北京辖内12家信托公司董事长被通知次日银

上周,网传各地银保监驻场检查信托公司期间发出窗口指导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的40家立即停止融资类业务,恢复时间不确定。继而有媒体称,北京辖内12家信托公司董事长被通知次日银保监开会,议题涉及风险类项目。

考虑到信托产品发行从报备公示之间周期通常在两周左右,倘若融资类业务全面叫停,预计十二月中旬开始后续集合类信托计划的公示数量可能面临骤减。

所谓信托融资类业务指的是信托公司核心的贷款类业务,其主要产品形式为集合类信托计划,资金募集对象主要为100万以上的合格投资者。

对相当一部分信托公司而言,融资类业务算得上是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一旦全面叫停,无疑将伤及根本。而与此同时,融资类业务叫停,必将引发资金池业务断流,这是否会引发监管一直以来最担心的系统性风险,同样存在很大隐忧。

1

资金池清理难度不小

从存量发行规模来看,今年集合类信托计划的发行速度远远高于去年。而眼下恰逢年底,正是各家商业银行贷款额度收紧的时间窗口,而作为承托银行溢出需求的信托业往往会在此际集中发行融资类业务。

十字财经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官网首页集合信托发行公示中查询获悉,截止发稿前,今年四季度已有1630只集合信托成立公示发行,对比2019年同期仅1290个集合信托计划,同比增长了近2成。而今年下半年就有5720只集合信托成立公示发行,对比2019年同期仅3630个集合信托计划,同比增长了近6成。

去年此际,监管层人士曾公开称,截至2019年9月末,28家信托公司上报非标资金池余额4798.15亿元。个别非标资金池底层资产期限错配严重,资金接续已出现困难。个别非标资金池主要用于承接信托风险项目,底层资产质量加快劣变,清理难度不断加大。而眼下,存量非标的资金池规模并无公开数据可查,但从今年的爆雷情况和集合信托滚动发售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

资金池的产生源于TOT,TOT即Trust on Trusts,意为“信托中的信托”,是一种专门投资信托产品的信托,国内普遍的操作模式是:由信托公司要约募资成立母信托产品,由母信托产品选择已成立的阳光私募信托计划进行投资配置,形成一个母信托产品投资多个子信托的信托组合产品。而其显著特征主要有四个:滚动发行、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由此可以看出,“资金池”很容易成为影子银行的温床,发行主体很容易通过资金池来隐匿不良资产,将资金池信托作为隐藏坏账、实现刚兑的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打破刚兑已经成为趋势所向,市场上依然有很多没有彻底打破刚兑的机构,而这些机构隐藏的问题还远远没有浮出水面。而其中,存在非标资金池融资业务的民营信托公司,如此前爆雷的安信信托、四川信托、雪松信托等民营信托,都是非常典型的代表案例。

事实上,长期以来,资金池风险如何清理是最大的监管难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就会引发监管一直以来最为担心的系统性风险。

但监管剜肉医疮的决心显然已十分坚决。事实上,本次窗口指导已经是今年第三次行业面临窗口指导。在此之前,2019年年底,安信信托暴雷,今年1月网传各地银保监局一把手至全国17家民营信托召开现场办公会,严厉要求各民营信托公司彻查资金池,如有漏报或瞒报现象一把手撤职并终身禁业。今年6月,四川信托14亿信托资金全面停止兑付,无限期延期,而亲手引爆的正是信托监管部门,网传5月各地银保监窗口指导全面停止融资类信托。这也说明了监管部门已经开始有计划的清理信托公司的非标资金池。

近年来,针对“资金池”业务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规定。2020年5月8日,银保监会发布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明确道,“信托公司应当做到每只资金信托单独设立、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单独清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显然政策落地还将面临漫长的过程。

2

信托的转型方向

1979年第一张信托牌照诞生,四十年发展过程中,信托公司数量在最高峰时曾达到千余家,信托行业先后经历了六次清理整顿,目前仅余68家,“牌照文化”一直是国内市场颠扑不破的主流文化。而这68张信托牌照在金融市场上是绝对的稀缺资源。

“现在看来,资金池情况比较严重的是民营背景的信托机构,民营机构往往会因为资本的压力或利益的驱动,选择采取资金池的方式经营。一旦资金池暴雷,可能就是牌照易主的时候。”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十字财经,信托本身的牌照价值就不止百亿,“不仅是民营企业,地方国资委也怀抱猎取牌照的热情。比如安信信托,基本已确定由上海国资背景的两家机构解盘。”

“虽然都说不会刚兑,但要打破刚兑并不容易。无论是出于社会稳的目的,还是接盘者对长远品牌价值的考量,都会以完成刚兑作为收购完成的先决条件。这是信托资金池风险处理不同于P2P的地方,虽然两者的业务模式十分相像,但信托牌照的价值决定了他刚兑的能力。”该人士表示。

由此可以看出,信托发展距离真正回归本源、迎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一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从成熟金融市场的发展路径来看,信托的类型要多元化很多,信托拥有财富管理、事务管理、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但目前在我国的主要应用则仍是融资功能。这与我国金融体系建设不足、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融资缺口大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满足的现实情况有关,当然,也与我国信托文化缺失、信托普及不够充分、社会对信托认知度不高有关。中国现代信托业发展至今仅经历了40年时间,真正进入发展正轨还不到20年时间,可以说仍处于行业初步成长阶段,可继续深挖的应用空间和未来发展潜力都非常大。

根据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52号文),该监管文件7次提及信托,指出信托业应回归本源,积极发展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信托、慈善信托、养老型储蓄等业务。

“从长期发展角度,可根据需要针对性借鉴英、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信托制度经验,通过建设适当的体制机制激发信托业的发展潜能,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管理。”上述人士认为,“与此同时,需进一步完善信托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快修订《信托法》,对受托人职责进一步规范、细化,制定信托业务配套制度,如信托财产登记制度、信托产品税收制度等,促进财产权信托发展。其次,完善信托公司监管制度,建立信托公司资本补充机制,进一步理顺信托牌照的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并逐步放开,激活行业活力。此外,真正实现信托功能多元化还须进一步促进民事信托的发展,尤其是在遗嘱执行、家庭财富管理等方面,可以考虑允许律师等专业人士、公证机构等非营利机构作为受托人,从而让更多普通人能够借助信托的制度优势处理个人财产的管理、继承等事务,推动信托无缝融入普通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