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六周年:阵痛中成长
相比以往,今年的「生日」气氛有些不一样。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蛋壳公寓」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但最棘手的租金贷问题已基本有了着落
2020年12月,微众银行迎来了六周年。
相比以往,今年的「生日」气氛有些不一样。身处舆论风暴中心的「蛋壳公寓」事件还未尘埃落定,但最棘手的租金贷问题已基本有了着落。
简单来说,微众银行将与与租户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转换为平台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债权。眼下看来,这种方式使租客与房东的损失最小化,租客在解除租房合同后无需继续还款,也不会影响征信记录。
而从权责划分来看,本质上微众是将所有的风险和损失留给了自己——尽管银行保有向平台追偿的权力,但微众银行要承担的损失到底多大,可能取决于未来蛋壳平台的重组情况。
蛋壳事件的背后没有赢家。
这可能是微众银行甚至整个行业为新场景、新业务探索交出的一笔「学费」,此次事件不是第一次,也大概率不会是最后一次。尤其是在市场环境变化、新周期到来的当下,这可能是整个银行业都在面临新挑战。
但微众以及其他民营银行们在过去6年付出的努力并不会因此而被抹去,带着「补短板」和科技创新使命诞生的民营银行们,没有成熟的发展范式可以复制和效仿,却在过去6年里扎扎实实地交出了破题个人、小微和三农服务的答卷。
事实上,相比于过去十年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金融创新者,作为持牌机构的民营银行始终遵从着监管约束,在所谓的市场「红利期」保持克制,在市场「调整期」满足需求,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比同业做出更大的科技投入,才能在商业可持续和业务探索之间取得平衡。
今年,微众银行六周年的主题是「迎风向好」,这或许也是整个行业对于未来的期待。
1
克制
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第一笔贷款由总理「见证」、第一款产品便成为「爆款」,微众银行的起点令人称羡。但如果回顾它的发展历程会发现,这家备受关注的银行一直格外低调。
微众是幸运的,第一款产品就「出圈」了。彼时正是国内消费金融行业大爆发的阶段,P2P平台高歌猛进、网络小贷遍地开花、消费金融公司二次开闸,各类持牌和非持牌机构迅速扑向市场,打捞第一桶金。
在当时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市场红利期,一切可能进行消费分期的场景、一切有流量的平台都被消费贷款「盯上」,以流量换规模、甚至以高利率覆盖高坏账都是许多平台的通用做法。
但微众从一开始便选择了差异化的策略。
尽管坐拥微信这一超级平台,但「微粒贷」采用的是用户邀请制,即「白名单」制,只有符合风控标准的用户才会显示申请入口。甚至直到现在,「微粒贷」仍然采用这种方式拓展用户,没有依托流量优势肆意营销。
不过,这并不妨碍「微粒贷」成为当年的消费金融「爆款」产品。一年之内,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500万笔,放贷金额超过400亿元。
即便如此,微众并没有选择乘胜追击,急于复制「爆款」。相反在之后的几年里,它在新业务的探索和推出上比较谨慎。我们可以看到每一年其对于新产品和新场景的发布保持着稳定的节奏。比如:
2016年,通过「微车贷」探索电商二手车平台融资服务;
2017年,启动小微企业融资业务,推出权限上产品在局部地区试点;
2018年,消费贷款向租房等领域延伸;
2019年,推出「小鹅花钱」、「We2000」等产品的推出进一步对于场景和用户服务进行分层。
2020年,疫情之下,小微企业服务「微业贷」再次成为重点,并以「微众企业+」品牌深入小微企业融资与全体系数字化服务。
从业务探索的角度来看,微众的发展风格并不激进,甚至可以说极其「克制」。这些年微众内部其实有大量的产品始终处于探索、论证、反复内测的阶段,真正上线的少之又少,其根本原因是银行对于金融本质和流量用户的双重敬畏。
这种「克制」的发展风格不只是在产品层面,在利率、风控、市场策略与客户选择等方面,微众银行都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以利率为例,从2017年开始,微众银行新增业务的利率都在持续下行。
财报显示,2017年,微众银行贷款利率下降0.45个百分点;2018年,微众银行新发贷款利率平均下降近1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而到2019年,全年新发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1.84个百分点。
而在风控方面,根据财报,从2017到2019年,微众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0.64%、0.51%和1.24%,其中2019年涉及到一次逾期口径的调整——将资产质量不良贷款标准由逾期90天改为60天。
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是,从2017年开始,受到监管收紧与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共债」风险攀升,银行信用卡、零售业务以及其他金融科技平台都受到了冲击,而微众银行的不良率始终保持行业低位。
这一方面与其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有关,但与此同时,也与微众银行相对稳健的发展策略有关。
2
初心
尽管微众银行一直采取相对「克制」的发展策略,但作为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银行,探索、创新,甚至试错本就是它的使命。
在民营银行设立之初,《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到,在坚持特色经营、创新模式方面,要与现有商业银行实现互补发展、错位竞争。特别是为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社区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关于「互补发展」和「错位竞争」,许多专家也有过更加直白的解读。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前副主席蔡鄂生曾在公开发言中提到:
民营银行的使命就是补短板,而不是享受改革发展或政策的红利。
经济学家吴晓求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
民营银行之所以重要,不是复制大银行的模式,如果能走出创新之路,一定是有意义的。赋予民营银行的使命一定是创新而不是复制;还有一个是结构性弥补,大银行看到的都是富人,小银行看到的是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
显而易见,民营银行所肩负的使命就是需要以非传统的手段补足传统银行服务不足的业务,这意味着他们势必要走出「舒适区」,甚至要走入「无人区」,去探索新的业务模式。
这一点在微众的发展历程中也随处可寻。比如2017年微众银行推出「微业贷」就是民营银行对于全线上、无抵押、大额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的一次尝试。
对于缺乏线下网点支持、完全依赖线上渠道的微众而言,它选择了一种当时颇为鲜见的风控方式——以企业与法人双维度作为参考,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起包括线上授权、电子合同、第三方凭证等在内的电子证据链,同时发挥自己在个人信贷维度的风控优势。
这种风控模式的落地极大地推动了客群「下沉」与提升「首贷率」的提升。
事实上,下沉能力不足一直是传统商业银行的「短板」。环视市场上传统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产品,绝大部分依然与无信用记录、无抵押品的小微企业无缘。即便是无抵押信用贷款,也有着极高的准入门槛。
而微众银行的小微客户具有「50,30,20」的特征,即户均授信约50万元、户均余额30万元、笔均借款20万元。
其中,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超过70%,员工人数不超过5人的占比67%,超过60%在授信时没有任何银行企业贷款记录。
后来,这种法人+企业的风控方式和服务方式也开始被更多金融机构所效仿和使用,尤其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为小微金融服务的「精准滴灌」发挥了巨大作用。
最新数据显示,微众银行小微金融服务产品「微业贷」累计为超过5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授信支持,累计发放小微贷款超过280万笔,发放金额超过4000亿元,带来了数百万的就业岗位。
微众银行在近期发布的品牌片《平凡英雄》中,也记录了这个最受疫情影响的群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企业主,他们通过微众银行的融资服务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疫情复苏之后甚至表现得更加出色。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适应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战胜苦难就已经是许多人的英雄。而能够与这些「平凡英雄」站在一起、为他们度过难关提供支持,本身也是金融服务的「初心」。
不只是小微业务,发展时间更长的「微粒贷」业务也是如此。截止到2019年,微众银行为超过2800万客户发放了超过4.6亿笔贷款,累计放款金额接近4万亿。
其中超过70%的已结清贷款利息低于100元,而无人行信贷记录客户授信规模超过千万。事实上,微众在个人消费端对于二手车电商、长租公寓等场景的探索,其实也是围绕这些群体的实际需求进行的探索。
这种小额、高频、和「白户」为主的业务模式和客群选择也与传统银行形成了鲜明的差异化——后者还是以房贷、车贷、信用卡及以社保和公积金为依据的大额无抵押信贷为主。
3
困局
事实上,近两年微众一直在尝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前面提到的微业贷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力方向。
从展业角度,互联网银行借力线下场景发展新业务是一个自然的选择。但不可忽略的是,在疫情之下,线下场景本身面临的变化也会使得零售金融的潜在风险激增。
如果置于整个银行业发展的视角,可能这次事件更像是一个「信号」——新的周期和环境下,风险也需要被重新审视。
从本质上看,金融是一种跨期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在时间轴上配置经济价值,在现在和未来之间寻找平衡,既然涉及未来就会有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管理风险本身就是金融机构的立身之本。
但是也正因如此,银行的发展逃不开周期性挑战。尤其是以零售金融业务为主的银行,更容易受到周期波动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各国央行都普遍采取了降息、注入流动性等宽松的货币政策。利率的下调对商业银行盈利造成了较大冲击,尤其是零售业务占比较高的招行,贷款息差持续被压缩。
这也是当时招行启动「二次转型」的重要原因——希望以更少的资本消耗、更集约的经营方式、更灵巧的应变能力,实现高效发展。
今年在疫情之下,新一轮经济周期降临,全球零售金融标杆——富国银行面临着逾期攀升、利润下滑的巨大压力,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首次出现季度亏损。另一家新锐银行代表——Capital One也走下神坛,信贷损失准备金骤增之下,连续两个季度交出亏损成绩单。
反观国内市场,相较于传统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普遍更高,就更加需要警惕新一轮周期降临所带来的潜在问题。
此前,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也在公开发言中提到,数字金融服务很多情况下呈现更明显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
而要减少类似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需要更加系统性地思考和解决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外部场景的合规与准入、对于合作伙伴经营状况的监测等等,这可能是新业态发展下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所要面对的长期课题。
正如丘吉尔所说,「不要浪费危机带来的机会」。以何种方式解决问题、抵御周期性的调整,对于一家银行而言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命题。
4
内功
正是受到疫情的影响和推动,2020年全球银行业的发展思路空前统一。
伴随着用户习惯的结构性改变——用户与银行的交互更场景化、移动化,「无接触银行」发展成为主流,一切金融机构都在加速数字化。
其核心包括:对于科技能力建设的投入、「用户经营-服务创新-价值转化」经营闭环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础上业务快速响应能力的建设等等。
我在之前的文章(传送门:《银行股V字反转》)里也提到过,对于银行而言,谁的数字化变革更彻底,谁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潜力。
而对于微众以及其所代表的民营银行而言,相较于拥有线下网点和人力优势的商业银行而言,数字化能力也一直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2019年数据,国内主要互联网公司和商业银行中,微众银行的科技投入占比(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以近10%位居第一。其2019年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量632件,居全球银行业前列。
包括去IOE与上「云」,这些传统银行需要巨大开发投入和迁移工作量的的「基础设施」迭代也早已完成。
过去几年,他们也在持续利用自己的技术加速探索和验证「未来银行」的范式。包括此前微众提出的「3O开放银行战略」(开放平台、开放创新和开放协作)从最初围绕银行自身建立的生态圈,逐步拓展到把能力开放给合作伙伴,让合作伙伴可以建立起类似的生态圈。
对于他们而言,最初的使命和「初心」不变,银行向场景化、生态化发展的趋势也不会倒退,那么唯一能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建立起竞争壁垒的仍然是科技。对于科技的持续投入是修炼内功的不二选择。
当然,对未来的投资对于一家新兴银行而言是不小的成本,其中的一些可能在短时间内商用价值很低,甚至需要超长周期的投入、开发与验证。
但其价值在于,在潜在的周期波动与外部风险面降临时,它将为银行锻造出更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而这恰恰是未来银行业生存与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