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贷款

贷款

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最大挑战

2021-06-17 11:14:00 fx358财富网
  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影响并改变了很多行业。在如今的宏观大环境之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少银行纷纷自我变革。fx358认为,大数据
  互联网的蓬勃兴起,影响并改变了很多行业。在如今的宏观大环境之下,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不少银行纷纷自我变革。fx358认为,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最大的变革挑战并非业务,而是数据的缺失。   大数据时代来袭   2012年,“大数据”一词真可谓企业管理界的热门词汇。《纽约时报》称,“大数据”时代已经降临,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非基于经验和直觉。很多学者和企业家也似乎达成共识:未来,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奥巴马政府于2012 年3月29日发布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要收集庞大而复杂的数字资料,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洞见,以提升能力。   “大数据”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带来新一轮信息化革命。据估算,现在每两天全球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从人类文明起源至2003年间全部数据的总和,而新的数据还在以每天2.5EB(约10.7亿GB)的量级高速增长。有专家表示,2013年将是中国大数据元年。   第三方支付抢占先机   2012年,支付清算行业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根据艾瑞咨询1月28日公布的研究数据,2012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12.9万亿,同比增长54.2%。艾瑞预测第三方支付会保持每年40%左右的稳定增长,2021年整体市场交易规模并将突破50万亿。监管部门的支持和鼓励也掀起新一轮的疯狂扩张浪潮,1月初,央行颁发了新一批26张第三方支付“牌照”,至今累计发放了223张支付牌照。   第三方支付曾经是为银行打工的草根行业,用于扩展银行的支付渠道。由于支付本身并不赚钱,只是从交易中提取微小的手续费。不过,支付虽然利润低,但支付所产生的信息和数据却越来越有价值。虽然最初出现的电子支付公司都依附于商业银行的网关,只提供付款的通道,支付企业无法获得相关用户的信息,但支付宝、快钱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改变了这种状况,这些公司并不通过商业银行网关进行交易,而是使用自己的虚拟网关,可以直接获得客户的相关信息。比如支付宝依托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腾讯财付通依托于QQ用户群,电信营运商依托于庞大的手机、固定电话客户群体,在信息流和物流掌握上当然具有较强优势。而主要掌握资金流优势的银行,在客户争夺上处于相对比较被动地位。庞大的客户基础不仅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提供了巨大的业务潜力和盈利空间,还使平台在今后与银行的竞争中占据越来越强的话语权和博弈筹码。特别是大量中小型银行,由于自身渠道和客户数量的限制,在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合作中,很有可能乐于充当资金清算后台的职能,从而形成“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前台)+中小银行(小后台)”联盟,来冲击银行业市场现有的格局。   借助客户数据优势,阿里小贷使用支付宝沉淀的巨量商户数据,包括淘宝卖家的各种交易数据,如进货款项、与上下游商户的交易交易量、买家卖家的评价等。通过阿里巴巴 B2B、淘宝、支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无缝连接,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都会转化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在贷款发放之后,阿里巴巴还可以通过支付宝等渠道检测出商家的现金流向,是否与贷款目的相符。据阿里金融数据,目前阿里小贷的不良贷款率为0.72%。相比之下,较为成熟网络贷款平台的坏账在2%左右,而以大企业业务为主的我国银行体系坏账率在0.95%。阿里金融服务的人群传统银行体系几乎难以覆盖。   尽管目前互联网金融由第三方支付所衍生出的信贷业务占仍比较小,但由于其为资金借贷双方之间提供了直接连通的通道,成为商业银行战略和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可喜的是,不少商业银行已经觉醒。去年,建行“善融商务”正式上线,面向广大企业和个人提供专业化的电子商务服务和金融支持服务;交行倾力打造的全新多功能电子商务平台"交博汇"向客户开放。此外,浦发、中行、工行、招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也都已涉足电商,这些银行的电商平台都只面向本行客户。银行做电商,无论是B2C还是B2B,在其整体业务中搭载更多的金融服务才是发展重点,银行希望尽可能多地收集客户信息。银行电子商务不仅是增加一条服务渠道,也是对其原有业务模式以互联网为依托的重新改造。第三方支付企业是“大数据”时代的急先锋和最早最直接的受益者,效果较为明显。但在 “大数据”时代,将不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传统企业,对数据的有效控制和利用将是所有企业共同竞争的核心。只是,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受制于管制和机制,能在用户数据挖掘上有多大突破让人难以乐观,毕竟目前的的金融抑制政策使得银行拥有丰厚的利润。   银行缺乏用户需求数据   即使商业银行在获取用户交易数据方面有所突破,但困扰依然存在。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是无法精确知道用户的需求特别是融资需求的。我们知道,社会科学领域通常是用抽样的方式来研究消费者,即按照随机或者配额的原则来寻找消费者,并使用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很多商业银行通过对于数据的解读来开发相应的贷款产品。但这并不精确,传统信贷模式下,对于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匮乏和吸引力不够,使得网络贷款和p2p贷款快速发展。但遗憾的是,未来商业银行的重心无疑将转向个人用户和小微企业。   自己在购物网站大量浏览过鞋子后,转而跳去另一个门户网站看新闻,新闻旁边的广告播放的正是他感兴趣的鞋子!这不是偶然的!购物网站、新闻网站和广告商是三个不同的主体,却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营销。广告商通过数据分析服务,知道正在看新闻的小王想买鞋子,于是就登了鞋子的广告,而看同一个新闻网页的小张看到的也许是手机广告,因为他在购物网站曾搜索或浏览过大量新款手机。这不是一个个案,而是一种趋势。根据IBM对1700多名来自64个国家、 19个行业的CMO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大多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都已经认识到,他们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发生了重大而永久性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消费者深度参与的时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将不仅仅是企业的CEO,还有这个时代强大的消费者们,可以称之为首席执行客户。   这种消费者需求分析,比如中小企业贷款问题,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数据,通过建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评估风险,从而指导授信和定价,并实现放贷的批量的自动化审批。这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提高放贷的效率,同时又能很好的确保盈利水平。比如在fx358智能贷款搜索平台,无数用户每天海量的搜索条件和请求使得研究用户贷款的偏好近在眼前。通过对海量数据的解读实现贷款产品动态化、个性化并实时翻新商业模式无疑让传统金融机构能抓住互联网金融的机会。可以预见,商业银行如果没有用户的需求数据而设计的产品,将来的处境是岌岌可危的。   金融数据使得金融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基于互联网与银行业务深度融合,由数据挖掘而产生的金融创新,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