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清退进度条过半 车抵贷市场空白待补
近日,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部分融资租赁公司涉嫌违规开展业务的风险提示》,点名部分融资租赁公司存在以融资租赁业务名义实际从事发放汽车抵押贷款业务。而就在前不久,平安汽车金融刚推出了一款新产品——贷即得,即平安银行为车主提供的信用贷款产品,最高额度10万元,使用周期为12个月,该产品贷款用途限汽车相关产品及服务支出,申请时需提供车辆行驶证。
一方面,政府层面严把监管,另一方面,市场产品应需而生,究竟车抵贷市场正在经历什么?特别是从2022年开始,全国P2P清退大潮开启,不少以车抵贷为主要业务的P2P平台退出市场,P2P车抵贷最高峰时一年超过2000亿元放款,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又将由谁填补?
P2P车抵贷几近退场
汽车抵押贷款是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汽车或自购车作为抵押物,向金融机构或汽车消费贷款公司取得的贷款。以汽车作为抵押物的贷款的用途,主要为快速资金周转。因利率较高,不少网贷平台都以车抵贷作为主营业务。
然而,P2P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实现了贷款便利化,但近些年却暴露出套路贷、暴力催收、非法集资、贩卖个人信息等问题。P2P金融创新的背后,是简单的资格审查对应极大的信用风险,庞氏骗局、平台跑路频现。据悉,2022年中国网贷交易额全球最高,但爆雷的P2P平台总体的涉案金额将近8000亿元人民币,整个P2P市场信用体系岌岌可危。
因此自2022年起,湖南、山东、重庆等多省市宣布取缔全部P2P网贷业务,P2P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加速退出。据统计,目前,已经有16个省、市、自治区,先后宣布取缔辖区内全部网贷业务;未完全清退的省市区中,宁夏、贵州已经分别公布了三批取缔网贷名单。
今年初,监管也再次重申P2P行业以“退”为主的基调,当被问及P2P监管政策是否会因疫情而有所改变时,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公开表示:“方向不变,节奏不变,继续坚定不移、彻底地执行。”
在此背景下,包括赴美上市的“车贷一哥”微贷网,在微贷网之后轮流占据行业第二、第三位置的人人聚财和投哪网,以及颇具实力的拓道金服等网贷平台,纷纷退出了车抵贷市场。
汽车金融行业资深人士刘健介绍,在车抵贷业务资金来源上,微贷网、人人聚财、投哪网等平台也做出过多元化的努力,比如引入了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的资金或产品,如今看来,最终却依然难以改变其命运。始于微贷网,终于微贷网,微贷网在7月4日被立案侦查,宣告了P2P公司在车抵贷行业的全面退出。
平安等巨头迅速抢滩
P2P车抵贷公司空出来的2000亿元市场,很快就被关注了。据统计,截至6月10日,2022年共有12期个人汽车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以下简称“个人车抵贷ABS”)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达623.2亿元。今年6月还未过半,个人车抵贷ABS发行规模已高出去年上半年78亿元,增长14.3%。
在上述12期个人车抵贷ABS中,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吉致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均发起成立二期ABS。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的上和2022第一期个人车抵贷ABS规模达到100亿元,创下12期的最大规模。
与此同时,平安银行在车抵贷市场开始大举收割。据平安银行汽车金融工作人员透露,平安银行汽车金融架构已经发生较大变化,目前在放款规模上,车抵贷是大头,占一半的比例,二手车大概占到30%,新车则占到10%左右,其在车抵贷市场的野心可见一斑。
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汽车金融部总经理穆海龙分析,平安发力车抵贷,核心是利润可观。平安的优势在于资金的稳定性和产品的特色,甚至平安车抵贷是不需要车辆抵押的。大多的市场从业者从事车抵贷业务重点要关注车的价值,而平安是用信贷的思路去做这部分市场,回归了信贷的本质,即看客户本人,看客户第一还款来源作为保障。
同时,平安多年对于客户数据的积累,以及金融科技的深入运用,对于客户选择、风险评估已经有了一定的优势,更容易获取优质客群,同时车抵贷业务的较高收益也足以覆盖一定的风险。“平安看好车抵贷业务,个人认为一是响应了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二是对于自己汽车金融业务布局的深入和进一步下沉。三是基于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直观表现。”穆海龙说。
车咖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成伟也认为,平安具备银行、保险、消费金融等丰富的资源与经验,在车抵贷市场具有绝对优势,且这一市场与汽车消费贷款、汽车库存融资和汽车融资租赁等相比,竞争环境也较为宽松。
严监管下寻机遇
当然除了平安,黄成伟认为,空出的车抵贷市场会迅速被银行系、小贷机构、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等类型机构企业填充。并且在他看来,车抵贷市场规模与新车销售规模直接相关,近年来汽车销量处于下滑状态,所以车抵贷市场规模基本固定,或受疫情影响有小幅波动,但总体而言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需求还是有的,但短期内会呈现一个需求旺盛,供应不足的局面。”刘健认为,平安未来会在车抵贷市场占据较大份额。与此同时,有车企背景的大型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银行等玩家也会入局。但从部分省份发布的关于车抵贷的风险提示来看,严监管风向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政策趋势或不利于车抵贷市场的近期发展。
而穆海龙则认为,车抵贷产品对于风险控制和资产管理能力有着极高要求,面对的市场环境和客群也相对复杂,如果专业能力不足,基本不敢涉足该领域。同时车抵贷市场又有着收益较高的特点,客群比较容易接受相对车辆消费贷款较高的资金成本。各地城商行极有可能成为车抵贷市场的填补者,但值得注意和提醒的是业务的开展应在自己的核心区域范围内,这样才能最为有效地控制后期的风险,也便于后期风险的处置。同时,厂商系以及金租包括已经获得市场认可的商租,也极有可能通过售后回租的产品来满足车抵贷市场的部分需求。
在大力发展内循环经济的市场环境下,穆海龙判断车抵贷市场会面临重大的机遇。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厂商系金融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都会适度进入。而决定未来车抵贷市场发展潜力和规模的,也取决于相关法律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比如诉讼的时效、债权转移的时效、执行的时效、车辆评估和二次买卖的时效等。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