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如何避免银行抽贷?银行为什么抽贷?

2021-03-06 21:20:08 fx358财富网
  1、银行信贷收紧  今年7月,银保监会的官网上发布了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的会议内容,仔细研究了一下会议内容,选取了一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银行各

  1、银行信贷收紧

  今年7月,银保监会的官网上发布了2020年年中工作座谈会的会议内容,仔细研究了一下会议内容,选取了一部分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如何避免银行抽贷?银行为什么抽贷?

  上半年受疫情的影响,银行各项政策放松,只要表面上说的过去的,银行资金能批出来的基本上都批出来了,从我们上半年的业务量和咨询银行的客户经理也基本验证了这一点。从下半年开始,我们可以从会议内容:“提早谋划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大幅增长,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看出,整个银保监系统的侧重点发生了变化,从重形式转向了重实质。从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要严格资产质量分类,做实利润、提足拨备、补充资本。

如何避免银行抽贷?银行为什么抽贷?

  2、银行抽贷的故事

  2015年,股市热闹非凡,而房市还没有启动,和现在的环境有几分相似。

  当时开始逐步流行一种银行产品,叫做个人抵押消费贷。就是贷款用来消费,比如买红木家具,买珠宝等名义,抵押房产从银行借钱。这种贷款利率,一般在年化6%-7%之间。有不少先知先觉的人,抵押了自己的房子炒股或者买房。

  此时,突然有家银行搞创新,喊出来我家利率只要5.2%,而且每月只需要还千分之一的本金,可以借10年。

  要知道,当时的贷款基准利率也得5.65%!

  5.2%的抵押贷款利率,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太不可思议了。

  注:这其实是银行的预谋,早已埋了雷。

  总之,该产品一出即石破天惊,一下子轰动了市场。

  大量客户涌入,赚的盆满钵满。

  好日子没多久,转眼到了2018年,两年多时间。该银行就一笔笔的开始打电话,警告要抽贷了。相信看到文章的朋友们,肯定有当初接到电话的朋友。

  3、银行为何要抽贷

  银行都有自己的大数据监控系统,会根据宏观经济情况、行业情况、地区违约情况、企业财务情况、舆情监控等进行预警,根据经验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外部因素:是大环境变了,从信贷宽松到信贷收紧,银行有了抽贷的动机,但真正让抽贷实际发生,是当初该银行在合同条款上悄悄埋了雷,给自己留了抽贷的理由。

  银行的漏洞:在联保、互保模式下银行过于依赖担保的背景下,融资担保机构发展非常快。部分银行认为“有担保的就是好贷款”,看重抵押担保,甚至要多于对借款人本身偿还能力的关注,第一还款来源反而被忽略。一些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违规经营,最终拉大了银行的风险敞口,这暴露了目前银行在经营管理上的漏洞。

  (“互保”通常是两个借款主体相互担保,“联保”则是多个借款主体签署联保协议组成联保小组,当组内某一个成员不履行还款责任时,其他组员替该成员履行偿债责任)

  企业的过失:企业扩张的脚步比较快,一些贷款到期不能按时偿还,资产负债率一路攀升,少数企业的不规范操作虚构信用,引起了银行的担忧,导致更多的无辜者被牵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发现申请信用证的难度加大,这不仅仅是银行心血来潮的紧缩个案,银行提前收回给企业的贷款,主要是担心违约风险大面积爆发。

  考核机制的制约:在现有的绩效考核机制下,银行以年度考核为主,不得不看重短期效益和表面数据,很难以长远的眼光真正分析客户的市场价值,也无法耐心持久地培养自己的客户。

  说到这里,你应该可以理解为何很多银行平时会争先恐后地挤进上市公司、大企业或成长性中小企业的船,而一旦风浪到来,便不加分析“弃船自救”。偏重存款任务、贷款发放、利润指标的考核机制不变,银行就注定无法真正的与企业共患难,银行也有其实也有苦衷。

  4、如何规避抽贷呢?

  这次年中的银保监会议其实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因为贷款的收紧,银监会对各大银行开展为期半年的信贷审核抽查,银行大范围的要求客户提前归还抵押贷款,导致许多贷款人被“抽贷”!

  那具体要怎么做才能提前规避呢?之前的被抽贷的贷款人基本都是因为在银行的抵押贷放款账户重复了,导致这些客户要被提前收回贷款。

  抽贷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用更少的成本(放款到同一账户)来操作贷款这件事,不顾客户的风险。

  简单来说就是“表面合规性”,所谓的表面合规性,就是要把面子工程搞好,就是要把事情做到表面合规,符合常识,不要让银监会找到银行的麻烦。比如说银行放款账户这件事,放款到第三公司账户就是为了满足银监会受托支付的要求。如果很多客户都放款到一家第三方公司账户里面去,表面上就不符合逻辑了,不符合常识了。这样的话就很容易被抽贷!

  一句话,我们需要在信贷宽松时期,选择大金额长期借款,避免贪小便宜选择短期借款。

  “抽贷”是中国金融服务机构历来的陋习,在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不惜厚着脸皮去找企业,无论如何要放贷给企业,美其名曰“业绩考核”“关系建立”,等到企业一旦资金链发生紧张,则扬长而去弃之不顾,即使你提前讲好资金不能发放也行,企业也不一定会延误支付给你的本金和利息,而自身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备用资金和方案,最可恶的是为了保障自己的本金利息不会被耽误,在承诺企业可以续贷之后,就翻脸不认人,保存了自己,但却将企业自救的黄金时间白白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