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银行预热“碳中和” 科创新模式值得期待

2021-04-23 12:41:21 fx358财富网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的政府工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碳达峰”与“碳中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巨大,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中国金融》撰文指出,发展绿色金融助力“30·60目标”实现,大力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研究跨境绿色贷款ABS的可行性,探索创新碳排放权相关金融产品。

在政策的指引下,绿色金融配合碳中和目标,收效良好。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还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更无违约案例。

立足金融业务,发展碳中和模式

在全面推进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银行的预热工作也已展开。从现有的金融业务模式来看,银行等机构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承接或发行碳中和债。另一方面则是加强自身的数字化建设,确定“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金融模式。仅在今年3月中下旬就有多家银行立足金融业务,进行碳中和模式探索。

3月16日,兴业银行南平分行与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国有林场签订林业碳汇质押贷款和远期约定回购协议,通过“碳汇贷”综合融资项目,为该林场发放2000万元贷款。

3月18日,中国银行作为主承销商,为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功发行国内首单碳中和证券化产品。

3月18日,进出口银行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发行金额50亿元。

3月19日至3月23日,中国工商银行面向个人和对公客户,在柜台市场分销3年期国家开发银行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

3月19日至23日,民生银行作为承办银行,面向个人和对公客户在柜台市场销售国家开发银行第一期“碳中和”专题“债券通”债券。

另外,上海银行的首单绿色碳中和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落地,该产品发行规模达17.5亿元。

科技成为银行业碳中和的亮点

在“金融”+“科技”+“碳中和”的绿色金融模式中,银行除了对外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外,还可以通过金融科技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安全性和数据真实性发挥绿色金融的作用。

比如,在近期的碳中和债发行过程中,民生银行的客户就可以通过电子银行认购本期债券。

足不出户,减少出行,手机上就可以办理金融业务,低碳服务,低碳生活早已成为手机银行的普遍现象。各家银行的手机银行等线上产品不仅丰富了自己的业务场景,也为低碳社会带来看不见的收益。

据中国电子银行网2017年的报道称,根据测算,每年通过工行手机银行办理业务而减少碳排放量25.5万吨,相当于种植了1425万棵树,相当于替代了1.5万家网点、14.3万名柜员的业务量,节约经营成本超过265亿元,低碳高效的特点十分突出。

近期各家银行年报集中披露,六大行中,就有五家银行在年报中提到了碳中和。有银行还就碳中和相关话题做了阐述。如,邮储银行在年报中称,该行通过不断丰富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的业务场景,积极破解银行与客户之间环境与气候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助推绿色发展的质效。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2809.36亿元,较年初增长30.20%,高于银行业平均增速9.9个百分点。

2020年,银行在科技创新模式上开始闯关碳中和,相关数据就在部分银行年报中呈现。未来,银行在金融科技创新及业务模式创新方面有了新的目标,产品除了更安全、便捷、高效,还要更环保和更能支持碳中和远大目标的实现,这需要银行业进行更多的尝试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