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带来什么影响,能否改善老龄化问题,未来人口结构如何变化
统计局: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二孩生育率多少?
就年龄构成而言,儿童的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2010年,量比0-14岁儿童数量增加了3092万,比例增加了1.35个百分点。“独生子”、“全面二孩”等决策安排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反弹,“二孩”生育率明显上升。“二胎”在出生人口中的比例从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生育率明显上升有什么影响?两个孩子生育率的显著提高能改善老龄化问题吗?
1、全面的二孩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果
国家统计局的局长宁吉喆说,全面二孩政策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第一,出口人口多,2016年和2017年出生人数大幅增加,分别超过1800万和1700万。自2018年以来,出生人数有所下降。根据初步汇总数据,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达到1200万,这个数字还是不小的。
第二,二胎比例高。二胎在出生人口中的比例从2013年的30%明显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之后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40%。
第三,生育率下降。中国育龄妇女总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
2、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宁吉喆说,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第一,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型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资源、环境将保持紧密平衡。与此同时,人口增长正在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长期均衡的人口发展。
第二,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裕,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和适应。
第三,随着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人才奖金的新优势将逐渐显现。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需要加快。
第四,儿童和老人的比例都增加了。孩子比例的提高,不仅体现了生育政策调整的积极作用,也凸显了“一老一小”问题的重要性。要优化生育政策,完善育儿等人口服务体系。老年人口比例迅速增加,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未来的基本国情。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智慧、传承、发挥和需求扩张。
第五,加快人口集聚不仅反映了城市化和经济集聚的趋势变化,也对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生育率整体状况如何?
看新闻不能只看标题。事实是,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将达到1200万。中国育龄妇女总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低生育水平。
总生育率是指每个妇女一生中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来说,当总生育率达到2.1时,就可以完成世代更替,总体人口水平就可以得到保证。一旦生育率低于1.5,就意味着跌破警戒线。如果跌破警戒线,低生育率就会自我强化,就像掉进陷阱一样。所以有“低生育陷阱”的说法。
日本,韩国已经掉进了陷阱,所以老龄化非常严重。1.3已经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了。
一方面意味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确实有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人口压力。然而,这也意味着生与不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大,因为原本打算在二胎出生的群体涵盖了从20岁的青年到40岁的人口,但谁都知道不愿意生孩子的群体是谁。
其次,2017年是独生子女政策全面开放后人口增长回升的一年,人口1786万;2020年人口出生1200万,总生育率只有1.3,平均年龄38.8岁。同期,美国的总生育率约为1.63,人口平均年龄为38岁。不知道政治课本上还有没有讲这个,不过当年上学的时候,1.3已经是严重警戒级别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两年后我们的新增人口会减少1000万,这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然而,从好的方面来看,房价(尤其是学区住房)的下跌是可以预见的。近两年疯狂炒作学区房,其实反映的是2017年上演的人口高峰,6年后新增人口至少下降40%。这个降低肯定会体现在房价上。在短期内,上学的孩子越来越少,但学区住房的数量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当务之急是实施包容性的生育政策,补贴生育,减少怀孕期间的税收,减少出生歧视。
未来人口结构会有怎样的变化?
人口增长将继续放缓,但总量将长期保持在14亿以上
宁吉喆说,从中国人口发展趋势和近年来的变化来看,未来人口增长率将继续放缓。同时,人口增长还受到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未来中国人口将达到高峰,但具体时间仍有不确定性。预计未来中国总人口将保持在14亿以上。
人口普查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劳动力人口资源依然丰富。通过这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来说,他还在壮年。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为38岁,与我国的水平相近。
统计局: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实行的二孩政策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但是并不足以表示情况的好转,我国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养老问题依旧非常严峻,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调整。养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