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航天员舱外合影来了,航天员舱外活动是什么,舱外活动需要什么设备
两位航天员舱外合影来了,航天员舱外活动是什么?
北京时间7月4日,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穿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从天和核心舱的节点舱成功出舱。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2021年7月4日日时间14时57分,经过约7个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12号宇航员相互紧密配合。舱外活动期间圆满完成所有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舱外活动圆满成功。这是中国宇航员在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任务后进行的舱外活动,也是中国宇航员在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舱外活动。
这次舱外活动,天地配合非常大,舱内外配合紧密,成功完成了与舱外活动相关的设备组装、全景相机升降等任务。首次对我国新一代舱外宇航服的功能性能进行了测试,首次对航天员与机械臂的协同工作能力以及与舱外活动相关的配套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测试,为空间站后续舱外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舱外航天服长啥样?
这套宇航服是第二代舱外航天服,功能相当于微型载人飞船。顶上是头盔,四层脸窗,两层压脸窗,中间充氮气,可以起到隔热防雾的作用。
最外层是防护窗,在轨道上是可以更换的,怕宇航员在操作时磕碰划伤,影响视野。
根据阳照区和阴影区阳照区的说法,最外面的过滤窗是由宇航员放下并打开的,相当于防止光线进入眼睛的太阳镜。
宇航员离开空间站进入太空,面临200摄氏度以上的温差和空间辐射等一系列考验,而飞天舱外航天服采用多层设计,实现真空防护、高低温防护和辐射防护。
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在原材料、设计、实验方案的确定、验证、总结和改进等方面都是独立的研发。与 神舟七号翟志刚的舱外航天服相比,它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支持舱外活动的时间更长,使用寿命更长。核心是团队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突破,就是如何让舱外航天服穿起来更舒服。
此外,飞天舱外航天服可以调整,以适应每个宇航员的大小。虽然重130公斤,但是穿脱起来极其方便快捷。
舱外活动需要什么设备?
舱外活动的其他相关设备主要包括舱外航天服的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背包)、载人机动装置(控制和通信设备,以及舱外活动的辅助装置(如扶手、脚约束装置和舱外作业工具等)。
航天员出舱活动全套装备(宇航服、背包、载人移动装置)的地面重量一般在100 kg以上,在太空中也有相应的质量。舱外活动成套设备的质量和服装内部的压力给航天员的舱外活动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
舱外航天服是舱外活动成套设备开发的难点。其结构复杂,可靠性和灵活性极高。国外只有美和俄掌握了这项开发技术。中国的出境航天服发展已经突破关键技术,进入应用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测试的成功将标志着我国宇航服和出舱配套设备的研究能力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两位航天员舱外合影来了,可以看出目前3名航天员状态良好,后续飞行将会再次展开一次出舱活动。推荐阅读:航天军工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