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将迎来大变化,两类估值方法或被禁止使用,有什么影响?
银行理财是众多理财产品中比较稳健的一种,这是银行理财的一大优势之一。或许正因为有这个优势,银行理财才会成为规模最大的理财产品,毕竟稳健的理财永远都不缺乏市场。不过,随着资管新规的过渡期即将结束,银行理财或将迎来巨变,其稳健性高的优势也将大打折扣。
银行理财稳健性高的原因有哪些?
银行理财的稳健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收益率较稳,即出现亏损的可能性较小,一个是收益率的波动幅度较小,大涨大跌的情况比较少见。而银行理财之所以能做到这点,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因银行理财的投资方向,大部分是一些风险相对较低、收益率较稳健的资产,比如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债券或债券基金、质押式或买断式债券回购等等。很显然,一款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它所投资的方向决定的。
其次,是因为收益率的计算方法。目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计算方法主要有净值法、摊余成本法和成本法估值等,不同的收益率计算方法,会使得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及收益率的波动幅度不同。
净值估值法是以理财产品所投资资产的市值来进行估值,理财产品的净值等于所投资产的市值与理财产品发行的数量的比值。比如一款理财产品发行了1亿份,并全部以100元/张的价格买了国债,而现在的国债价格涨到了102元/张,那么此时理财产品的净值就是1.02元。
摊余成本法是将理财产品所投资对象在一定时期内能获得的收益分摊到每日的收益计算方法。比如某理财产品买入100万一年后到期的国债,利率为3%,那么一共可以获得的收益就是3万元,然后将这3万的收益分摊到1年的365天上,每天的收益就是82.19元左右。
成本法一般指的是买入成本法,它是以债券的买入价格加上债券的应计利息来进行估值。
在资管新规实施以前,大多数银行理财的收益率都是按摊余成本法或成本法估值计算出来的,仅很少部分采用的是净值法。
由于摊余成本法或成本法估值不用考虑资产的市价变化,所以采用这两类方法估值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就比较稳定。而净值法估值则需要考虑资产的市价变化,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所投资产的市价变化有关,由于资产的价格经常变化,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就不那么稳定。
银行理财的收益计算方法将迎变化
在资管新规开始实行后,银行理财的估值方法就被要求向净值法转型,意味着摊余成本法或成本法估值将不能再用了。不过,为了能让银行理财能实现平稳转型,便给了银行三年的过渡期。而到今年年底,三年的过渡期即将结束。
近日,六大国有银行已经率先行动起来。从9月1日起,六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所配置的资产将不能用成本法估值(未上市股权除外),已使用成本法估值的产品,应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这意味着10之后,六大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将全部变成净值型产品了。
在国有银行全面整改后,其他银行应该也会陆续跟上,因为理财产品净值化已是大势所趋。这个变化对银行理财带来的一个最大的影响,就是会让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不再像以前那么稳定了。
因为银行理财的收益率在采用了净值法计算后,收益率的高低就完全取决于净值的涨跌情况,而净值的涨跌又取决于所投资产的价格涨跌。由于资产价格的涨跌通常都是飘忽不定,时涨时跌,因此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就会时高时低了。
当然,这种变化对投资者来说倒也未必都是坏事,因为在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也是可以让投资者获得比较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