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
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9月14日在银保监会新闻通气会上介绍,当前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风险可控,主要经营与监管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经过持续整治,行业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杜绝,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网络借贷领域风险持续收敛。下一步,银保监会将不断创新公司治理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公司治理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
银保监会统信部二级巡视员刘忠瑞表示,今年前8个月,银行业各项贷款增加15.2万亿元,同比多增3万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其中,制造业贷款增加1.8万亿元,较过去四年总和多1092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批发零售业贷款增加2.7万亿元、1.7万亿元,同比分别多增8192亿元、7318亿元。
刘忠瑞介绍,8月末,银行业境内不良贷款余额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041亿元,不良贷款率2.14%,较年初上升0.11个百分点。银行业加大不良贷款处置核销力度,前8个月共核销不良贷款7302亿元,同比多核销963亿元。
同时,银行业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8个月新提取拨备1.4万亿元,同比多提取2615亿元,目前拨备余额达6.5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76.5%,具备较强的信用风险抵御能力。
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杜绝
在乱象整治方面,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介绍,2022年至今,银行经营管理乱象得到有效遏制,行业性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基本杜绝,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巨大、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案件。“萝卜章”、理财“飞单”、同业私出保函和违规兜底等严重扰乱市场的问题目前几乎绝迹。
朱彤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检查,压缩对杠杆率过高、财务负担过重房企的过度授信,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引导银行资金重点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民生工程和居民合理自住购房需求。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稳步增长,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助推房地产民生属性逐步回归。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副主任冯燕表示,截至8月末,仍在运营的网贷平台仅15家。虽然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风险化解仍然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下一步,各地区各部门要将处置存量风险作为后续较长一段时间的核心工作来抓。
一是每家机构处置责任要落实到专班;二是各地要持续完善停业机构的资产处置,提高资金清偿率和返还效率;三是各地加快落实机构转型试点工作;四是加大对借款人恶意逃废债打击力度;五是研究建立互联网金融长效机制,建立网络借贷增量风险和非法金融业务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体制机制,从源头上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加快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
银保监会公司治理部一级巡视员邓玉梅表示,将不断创新公司治理监管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公司治理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开展对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的全面评估和专项整治工作,严格问责处罚,加强公开披露,推动问题整改。同时,加快弥补公司治理监管制度短板,将制定或修订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指引、大股东行为监管指引、董事监事履职评价办法等重要公司治理监管规制。
此外,银保监会大型银行部主任王大庆表示,通过比较工、农、中、建四大行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13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发现,近年来,四大行竞争力明显增强,与发达国家银行的差距明显缩小。
他强调,近年来,四大行在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占比持续下降,仅三分之一,明显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说明市场竞争更加充分,金融结构更加稳定,防风险能力更强。不过,与国际大型银行相比,我国大型银行在资产管理、综合化经营、跨国经营、风险控制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我国大型银行的转型方向主要是数字化,要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
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