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意味着什么,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应对家庭规模变小
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具体数据: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结果。全国49416万户,人口129281万人;集体户2853万户,人口1.1897亿。每户平均人口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少0.48人。
根据人口的地区分布,宁吉喆指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比例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人口进一步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群。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意味着什么?
美国《外交》杂志的内容表述如下:
随着家庭成员的减少,人们可能不太愿意冒险,放弃创业,以寻求更稳定但生产力较低的经济活动。这种避险趋势也可能减少中国人口的地理和社会流动性。例如,一直在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流动人口通常依靠值得信赖的关系来寻找工作和住宿。如果人们失去了这些广泛的联系,例如,他们不能呆在城市亲戚的家里,或者他们没有农村亲戚来照顾他们的孩子,中国城市化的引擎将会停止。
中国家庭发展的趋势可能会增加政府在国内外获得更大影响力的难度。(传统)家庭的解体可能会削弱中国的经济潜力,而政府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日益缩小的家庭要求中国在未来20到30年内建设一个庞大的社会福利国家,当北京通过经济外交和国防政策影响外交事务时,可用的资金将大大减少。家庭规模的缩小也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外交和国防战略。政策制定者将谨慎采取任何会导致重大伤亡的行动,从而限制北京未来几十年的安全政策选择。
中国家庭的缩小和中国发生的巨大人口变化将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经济、社会和地缘政治前景。这些变化包括工作年龄人口的急剧下降、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男女之间日益加剧的不平衡。
形成原因是什么?
家庭住户规模持续缩小,主要受人口流动频率不断提高、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生活等因素影响。
第一,现代化进程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个体的独立性凸显。与此同时,职业流动性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空间距离扩大。年轻人更容易脱离父母独立生活,一人家庭、“空巢”家庭、“纯老户”的数量和比例会增加。
第二,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客观上增加了家庭数量,缩小了平均家庭规模。
第三,经济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使人们有可能拥有多套住房,实现代际分离。
这三个因素导致了家庭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期,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生育率,每个家庭的子女数量减少,从而缩小了家庭规模。
如何应对家庭规模缩小?
1、需要系统、科学、合理的家庭政策支持
在收入分配、医疗、住房、就业、教育和社会保障等制度安排上,为普通家庭提供普遍支持,整合现有生计体系,提供各种福利补贴,制定家庭税收优惠政策。此外,家庭政策不仅要停留在填补缺口和支持功能的层面,还要通过预防功能和社会投资功能促进家庭能力的整体提升,实现社会政策的“造血”功能。
2、公共服务要尽快适应家庭结构的调整,并及时跟进和完善
无论家庭规模如何变化,子女都应该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时,公共服务要尽快适应家庭功能社会化的趋势,一方面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的需求;另一方面,要为年轻人平衡好工作和家务的负担,通过社会服务减轻孩子入托和家务的负担。“应鼓励住房建设靠近儿童居住;取消户籍限制和异地就医壁垒,让家人尽可能近的住在同一个城市,互相照顾。舆论要意识到时代潮流和家庭户规模较小的积极意义,大力倡导上述社会服务和制度建设。”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承担着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的职能。家庭规模的变化直接影响其功能的发挥。无论是家庭结构变小,还是丁克、独居等家庭类型增多,都需要在国家的家庭政策和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让人们在千变万化的家庭结构中仍能感受到温暖的关怀和亲情。
中国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不足3人,将会带来的影响非常多,收到影响比较大的是老年人,养老问题又一次成为话题,养老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