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工行行长谷澍:2022年将持续提高全行金融科技人员占比

2020-04-18 11:06:44 fx358财富网
近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了2022年年报。中国工商银行年报显示,工行2022年各项经营指标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持续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这些业绩,与工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建设

近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发布了2022年年报。

中国工商银行年报显示,工行2022年各项经营指标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持续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这些业绩,与工行持续加大金融科技建设、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密不可分,也反映出工行同业领先的科技实力与底蕴。

日前,中国工商银行行长谷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专访,就2022年工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的成效、疫情期间金融科技支持复工复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智慧银行”建设迈入新阶段

中国证券报:2022年工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谷澍:工商银行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建设。姜建清董事长提出工行要实现从银行信息化向信息化银行转型的发展思路,易会满董事长提出要打造ECOS系统和e-ICBC3.0、全面实施智慧银行生态系统建设。陈四清董事长对金融科技高度重视,提出在当前形势下,要以“科技引领、创新赋能”为发展理念,倾力打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工行”。

金融科技始终被视为工行的核心竞争力和改革创新的驱动力。2022年,工行分别从战略规划、组织变革、生态重塑、技术创新等多端发力,进一步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

首先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去年,在人民银行金融科技规划引领下,工行结合自身发展要求和内外部形势变化,制定了未来五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着眼于推进集团转型发展要求,以“金融+科技”打造智慧银行生态体系,纵深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

其次是实施组织机制改革,形成金融科技新格局。近两年工行大力推进科技组织架构和机制变革,在前期组建金融科技部的基础上,去年设立了工银科技有限公司,组建了金融科技研究院以及设立5G、区块链等多个实验室,并在成都、西安新设了软件开发中心研发部,构建了“一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的金融科技新布局。目前,工行建立了一支超过3.48万人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在绝对人数及相对占比方面均居同业第一。

再就是重磅发布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 1.0。这是工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工程,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例如构建了“主机+开放平台”双核心IT架构,打造了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一系列领先的金融科技平台,推出了手机银行5.0、工银e企付等多款智慧产品,构建了以API和金融云双轮驱动的开放融合的跨界生态,等等,显著提升了工行的金融服务能力和客户体验,也标志着工行“智慧银行”建设迈入新阶段。

“春润行动”助力企业战“疫”

中国证券报:今年一季度疫情期间,工行是如何利用金融科技服务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企业尽快复工复产的?取得了哪些成绩?

谷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工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人民银行等部门金融支持疫情防控30条措施要求,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融资产品,打通融资渠道,输出跨界服务。

一是提供更快捷的企业融资服务。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行全面实施“春润行动”,截至一季度末,已向重点领域企业提供全口径融资支持4641亿元,其中信贷支持3334亿元。在此过程中,工行优化线上融资产品准入模型与办理流程,提高信贷审批与放款效率;推出线上信用贷款产品“用工贷”,着力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支持线上薪酬服务模式,以“工银e钱包”为载体,实现线下零接触、在线秒开户、线上秒发薪,有效解决特殊时期企业办卡发薪困难。

二是跨界对接企业疫情防控需求。作为国内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供应商”,疫情期间,工行依托自主构建的开放融合跨界生态,采用了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和生态化的部署模式,先后推出应急物资管理系统、人员健康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免费提供给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卫健委及医疗机构等防疫重点单位和企业社区使用。目前,相关系统已覆盖至23个省份,累计服务企业2.6万余家。

三是助力企业风险防控。自疫情发生以来,工行积极发挥银行首款风险信息服务平台——“工银融安e信”线上服务优势,借助先进的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推出7*24小时在线查询客户风险信息,实现远程尽职调查,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云金融服务对接“宅”需求

中国证券报:疫情期间,个人客户对金融服务的便捷化需求急剧增加,工行运用金融科技服务于这些需求有哪些具体做法与体会?

谷澍:新冠疫情暴发后,社会生产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用户网络依赖性显著增强,互联网用户在线时长同比增长30%,非接触金融服务等“宅”需求明显提升。工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托金融科技手段,强化对受疫情影响群众的金融服务支持。

一是推出“无接触”云金融服务。疫情期间,工行依托云计算、分布式等新技术搭建的科技平台,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无接触式”金融服务。客户可通过工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公众号等多种线上渠道,足不出户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生活缴费、信用卡还款、投资理财等各项业务。迅速上线客户经理云工作室,1.5万名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线上便捷金融服务。此外,工行借助SaaS云服务搭建了“云办公”体系,采取云桌面、移动办公等多种形式,支持疫情期间远程办公。

二是开启线上资金绿色通道。在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公益慈善组织纷纷开展线上捐款活动,工行快速推出“一键式”公益捐款,支持7×24小时实时到账,并配套权限自助变更、刷脸大额转账等特色功能。与此同时,慈善款项的去向和跟踪成为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工行运用区块链技术,借助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等特点,迅速推出区块链跟踪资金去向的服务。目前,该业务已在广西红十字会、广东珠海慈善总会上线使用,并向国内公益慈善机构推广。

三是创新智能运营服务体系。工行积极响应信用卡业务息费减免等政策要求,依托工行自行构建的企业级RPA平台,将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信用卡发卡调查、审批监督、息费调整以及工单统计等多个场景,单笔业务处理时间由6分钟缩减至半分钟以内,日均处理量提高了50倍。特别是在防疫期间,RPA机器人最长连续运转57个小时,顺利完成了3万余笔业务自动化处理,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和准确率,用“机器替人”确保疫情期间金融服务高质高效。

“稳中求新”提升“三力”

中国证券报:在金融科技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新技术与新业务模式带来的风险?

谷澍:新技术、新业务模式是“双刃剑”。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新业务模式层出不穷,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面临更大挑战。工行在借助金融科技驱动银行服务模式、运营模式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在积极预防新技术、新业务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

例如,API、金融生态云开放互联可能带来的外部输入性风险,工行通过合作机构准入、实时监控预警、规范技术接口等运营管理措施有力规避。

又如,生物识别、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可能带来信息盗用或客户隐私泄露风险,工行采取多因子安全防护技术手段以及借助监管沙盒机制降低潜在风险。

同时,能做到这些也得益于工行建立的相对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例如,工行构建了适应形势变化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从管理、运营、技术三层面统筹全集团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实战化、体系化、常态化”目标,建立规范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监控架构,积极研究新技术在信息安全监控与态势感知、信息安全威胁情报分析、信息安全策略等方面的应用,推进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向主动防御、动态防护、全过程防控转型。

再如,工行打造了一支近600人的信息安全专业团队,设立了安全攻防实验室,搭建了攻防能力实操平台,常态化开展信息安全攻防竞赛,等等。

中国证券报:工行今年在金融科技建设方面还会有哪些动作?

谷澍:2022年,金融科技进入全面竞争“快车道”,金融科技监管“趋新、趋严”,工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新”总基调,持续深化智慧银行建设,积极推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重点提升科技创新的三个“力”。

一是提升价值创造力。工行将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推出“智慧+”系列ECOS品牌成果,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聚焦个人客户,全力打造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构建GBC开放互联的生态体系,围绕手机银行打造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非接触银行服务新体系。

聚焦小微企业,以“场景”为切入构建普惠金融新生态,创新全流程、全线上的“无接触贷款”。

聚焦风险防控,推动风险管理由“人控”“机控”向“智控”的转变,强化全集团投融资风险的穿透式、智能化管理。

二是提升技术硬实力。工行将加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数据资产的传输存储与分析应用能力。

在数据中心建设领域,立足业务长远发展需求,规划构建高可用、灵活扩容的数据中心新布局,为承接高并发业务下的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海量数据资产存储与智能应用奠定基础。

在5G领域,加强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打造业界领先、自主可控的5G综合平台,构建贯穿创新链、应用链、输出链的5G+金融生态体系。

在人工智能领域,着力打造数据更全、算力更强、算法更优的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充分释放“数据资产”的内在价值。

在区块链领域,全面提升技术供给能力和底层效能,打造“区块链+”金融生态开放体系,聚焦供应链金融、资金管理、政务服务等领域输出企业级的业务解决方案。

在云计算领域,提升云平台自主可控水平和计算存储性能,对标主流公有云服务能力,继续保持基础设施云与应用平台云规模同业领先。

三是提升融合软实力。去年工行金融科技机构改革已全面落地,今年我们将把重点放在理顺机制、优化流程、发挥效能上,提升各机构、各条线金融科技人才的市场感知能力、敏捷响应能力、价值创造能力,搭建科技与业务融合的职业发展通道,持续提高全行金融科技背景人员占比,将“科技基因”渗透到业务创新和经营管理中,真正让科技与业务在“煲汤式”融合中产生化学反应,充分释放组织架构改革红利。

来源:中国证券报

$(".btnClose").click(function(){$(this).parent().hi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