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划重点!中央一号文件中的这些内容,不可错过

2022-02-25 08:53:01 fx358财富网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锚定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对2022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义重大。

  《意见》包括8个部分35条举措,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条底线、三项重点、一个加强”。

  “两条底线”就是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三项重点”就是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个加强”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锚定乡村振兴总目标

  粮食再获丰收,产量达到13657亿斤,增产267亿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实际增长9.7%;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出台14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1561亿元,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50%……2021年以来,“三农”工作克服疫情灾情叠加等不利影响,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国内成功克服疫情等因素干扰,“三农”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三农”工作主要围绕“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展开。

  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与往年相比,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粮食安全方面“着墨”颇多,提出若干举措。《意见》明确,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稳定和提高主销区粮食自给率,确保产销平衡区粮食基本自给。同时,要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做好耕地保护也至关重要。对此,《意见》在耕地建设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据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吴宏耀介绍,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同时要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的地力等级。

  此外,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表示,未来将把产业就业帮扶作为着力点,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重在转型升级,逐步提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加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带动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就业要千方百计稳住,通过组织劳务输出、提高帮扶车间吸纳能力、优化公益岗位等方式,确保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以产业兴旺促乡村发展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五大振兴”中第一个就是“产业振兴”,足见其重要程度。

  此次《意见》对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提出,要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

  吴宏耀谈到,在纵向上,要打造农业的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在横向上,要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的类型,提升乡村经济价值。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也是促进乡村发展的关键一环。对此,《意见》明确,要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

  农村产业发展的目的是要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吴宏耀表示,不能“富了老板、忘了老乡”,更不能把农户从产业链中“挤”出来。欢迎工商资本到乡村投资兴业,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也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社会化服务,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持续优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2021年“三农”领域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末高0.2个百分点;全年增加4.57万亿元,同比多增6343亿元。

  《意见》强调,要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针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提出要对机构法人在县域、业务在县域、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振兴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这将有助于提高相关金融机构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和积极性。

  “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长期信贷资金的支持,对此,《意见》提出,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在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看来,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中长期信贷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导向,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村环境和改善民生,要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业务重点,为其提供大额、长期的资金投入,从贷款额度和期限上匹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谈及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估工作,吴琦表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考评,应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在继续考评贷款总量的同时,应侧重对于贷款质量、贷款结构的考评,同时注重对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考评。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和构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的前提基础。《意见》提出,要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跑出“加速度”

  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制约“三农”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三农”融资问题,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盘活农户“沉睡”资产,一直是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的方向,其中,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近年来,浙江丽水、四川成都、广西田东等地持续推进农村产权确权和流转,为农村产权融资提供了可行路径。借助数字技术,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进一步拓展,多家金融机构开始探索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圈舍和活体畜禽抵押等模式。例如,农业银行巴彦淖尔分行创新“农户抵押+政府风险补偿金+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模式,在2021年发放全国首笔鸡舍抵押贷款。

  卫星遥感技术的加入让“三农”融资有了更多可能性。网商银行于2020年首创卫星遥感信贷技术“大山雀”,通过解析卫星影像判断农户耕种面积和品类、预测产量产值,从而给予合理的贷款额度。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万种植大户通过该技术获得无接触贷款。借助新型数字科技,该行已与全国1000多个涉农县区展开数字普惠金融合作,过去一年的数字贷款增速高出县域贷款平均增速39%。

  此外,农民融资难,还难在金融机构无法为其“精准画像”。对于许多农户而言,信用贷款是最可行的融资方式,而这有赖于健全的农村信用体系。近年来,人民银行持续推动建设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大力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评定与创建。各地因地制宜,逐步完善信用评定机制,推进信用村示范点建设。截至2020年末,农户信用信息系统已累计为1.89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全国已建成各类型省级征信平台6家、地市级平台30多家。《意见》要求深入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发展农户信用贷款。专家认为,2022年,更多创新举措还将继续铺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将提速。

划重点!中央一号文件中的这些内容,不可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