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注意了,这个20万亿的理财市场,正在发生几个重大变化
在所有理财产品当中,银行理财无论是从影响力还是规模,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银行业协会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非保本银行理财的存续余额为2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5%。
从规模上看,银行理财仍然是公募基金、保险、券商、信托这些常见的理财中最高的。然而这个20万亿的理财市场,目前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银行理财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变化一:净值型理财逐渐成为主流。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净值型银行理财累计募集的资金超过了50万亿元,到2022年末的存续余额为10.13万亿元,同比大增68.6%。可见,净值型银行理财的规模占银行理财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43.3%。
以前,净值型理财在银行理财中的比重通常是比较低的,自从资管新规开始实施以后,理财产品就被要求向净值化转型,净值型银行理财才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而且这种局面还会持续下去,未来净值型理财必然会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
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需要了解净值型银行理财与以往的主流银行理财有哪些区别。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收益计算的方式不同。净值型银行理财的收益取决于其净值的涨跌,所以在短期内,净值型理财更容易出现亏损。
比如近段时间银行理财出现的亏损现象,基本都是发生在净值型理财身上。不过从长期来看,收益的差别其实也不大。
变化二:银行理财的投资期限变长。
2022年新发行的封闭式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为186天,同比增加了25天左右。投资期限变长,对投资者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因为银行理财通常在没到期之前是不能赎回的,所以期限越长,资金的流动性就越不好,这是不好的一面。
不过,由于以后净值型理财会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而在一个比较长的期限内,净值型理财出现亏损的概率会减小,同时收益率可能会有所提升,这是好的一面。
变化三:银行理财的风险系数上升。
在资管新规中,除了要求银行理财向净值化转型之外,还要求理财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也就不能承诺保本保收益。所以现在除了结构性存款之外,银行的保本理财已经很难见到了。
另外,在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定中,允许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可直接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这类银行理财显然会是风险较高的产品。
随着银行保本理财的消失和可直接投资股票的银行理财出现,银行理财的风险系数必然会上升。
变化四:银行理财的发行由银行向银行理财子公司转移。
截至2022年末,共有17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10家已经开业。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目的就是要把理财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出去,所以以后银行理财的发行,将逐渐交到理财子公司手上。
对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由谁来发行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通过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银行理财,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变化,一个就是上方提到的可以发行直接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另一个是银行理财的门槛会更低,目前有银行发行的理财门槛都在1万以上,而子公司发行的理财门槛可以低到没有门槛。
从银行理财正在出现的这几个变化来看,对投资者是有利也有弊。不管大家愿不愿意接受,这个变化的趋势都不会改变。想要继续做银行理财投资的,就只能去慢慢适应了。
- 上一篇
我国二季度GDP增长3.2%后,全年GDP增长3%以上,是不是有希望了?
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根据数据来看,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了3.2%,又回到正增长中。而此前多方预测我国二季度的GDP增速会在1%—3%之间,可见实际的恢复速度好于预期。
- 下一篇
各国的国家债务占GDP比重,美国为123%,日本在200%以上,我国呢?
目前世界上无论国家大小,基本都有一定的债务。国家举债,有可能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也有可能是为了保障民生,所以适当举债是有必要的。然而有些国家却举债上瘾,即便是已经负债累累,仍然停不下举债的脚步。大量的债务不仅成为国家的承重负担,而且也成为经济增长的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