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融资成本奇高不下 多元化融资架构亟待建立
据了解,在国家几
尽管为鼓励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多次出台政策,三令五申要求银行做相应的放贷政策,但作为一个由来已久的历史痼疾,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难以改观。
据了解,在国家几次定向降准及调低正回购利率之后,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仍存在“以贷转存利息照付”“担保机构收费”“过桥续贷”等或明或暗的规则,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一家企业负责人介绍,现在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6%,企业贷款利率一般是在基准利率上浮30%,也就是7.8%,这个融资成本企业可以承受。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一般在20%以上,有的甚至更高,大多数成本都是在中间环节被消耗了。
企业以土地、厂房为抵押物向银行贷款,银行一般只能以评估价值的30%至50%放款。而如果有担保公司出具担保函,就可以让银行将贷款额做到评估价值的80%。一些政府性的担保公司担保费一般是贷款额的4%,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收费则更高,担保公司一般还要求贷款企业存入15%左右的保证金。也就是说,一个评估值1000万的抵押物,即便通过担保公司也只能贷款800万,除去存给担保公司15%的保证金,可用资金只剩下640万。
此外,银行还经营有一些理财产品、保险产品等衍生产品,放贷也时会“搭车”销售。“例如银行发放一年期1000万的贷款,就要求企业老板买15万的人身意外保险,如果企业老板出事了,银行刚好受益这1000万。”李钢表示自己一年仅保险费就要花300万。对于银行增加收费的伎俩,因为企业处于弱势,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委曲求全,接受银行的种种要求。
而对于此前政府要求缓解的“过桥还贷”问题,也是仍然难以禁止。据业内介绍,目前我国银行贷款实行的是“还旧贷新”,也就是企业要将原来借款还清之后,才能再贷新款。
不少企业主页表示,一期贷款到期后,企业要将原来借款全部还清后才能续贷新款,如此“大还大借”不利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如果贷款到期、企业又没有足够现金还贷,就必须求助“贷款公司”借钱“过桥”。
而在南方中小企业发展诉求高但资金缺口大的地方,相当部分小企业由于抵押物等欠缺,银行借款无门只能在民间融资。“我做工程承包的,除了住房、塔吊、推土机等机器设备,根本没有抵押物,银行也看不上我们这种企业。做工程需要垫资时,只能向‘朋友’借,刚开始借得少时月息两分还行,现在有时候三分、四分都难借到了。我也不知道自己十个坛子有几个盖,只知道要不停地收债、还债才能维持运转。”某建筑商如是介绍。
对于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中小企业叫苦,银行也在喊冤。一位银行负责人表示,银行贷款业务的核心是风险控制,由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控成本高、利润低,企业“融资贵”的板子也不能全打在银行身上。“我们出于信用风险考虑,自然不愿放款给中小企业,即使放款,前置条件也会比较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刘俏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主要是融资渠道窄、信息不对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小企业贷、私募贷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地方金融办应整合工商、税务等部门数据,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平台,向金融机构推荐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相关专家认为,应加大力度清理整顿银行业不合理收费,督促取消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加大对贷款搭售理财产品等“潜规则”的清查,降低过高的担保收费;进一步缩短贷款发放、展期、续贷等审批流程;规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占一定比例,增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
注:以上核心观点源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