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业须下好金融开放这盘棋
资产管理业下好金融开放这盘棋,要重视引入更多外部权益类市场管理经验,让产品市场加速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应加快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还要在监管转型上下苦功夫。国内各类资管机构应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外部不利因素、思想观念束缚等影响,抓住关键和重点,把握有利时机,完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推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开放走稳走好
最近,有两则金融开放新闻引人瞩目。一是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将展现在抗击疫情中中国金融业直面挑战、勇于创新的定力,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开放的积极信号。二是继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获批之后,首家外资发起设立并100%控股的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复。这意味着落实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金融业对外资的所有股比限制全部取消”再进一步。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高于部分发达国家水平,金融业对外开放在市场准入、资本项目等各领域有序推进,竞争力在全球愈加突出。但与制造业相比,我国金融业整体开放较晚、开放度较低,导致金融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金融机构大而不强,金融供给不能有效满足需求。这在资产管理行业中表现突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信托、银行理财等资管产品时,往往面临资管人员经验不足、产品同质化、机构小而散、人员流动程度大等问题。
资产管理业下好金融开放这盘棋,首先要重视引入更多外部权益类市场管理经验,让产品市场加速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在“十四五”时期,我国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但绝不是不要国外市场的循环,更不是要封闭起来搞自我经济循环,而是要让开放的国内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改变中国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形式、方式和途径。
站在这一高度审视资管行业开放,不难发现资本市场既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具有枢纽作用,又对丰富居民财富管理市场、盘活居民财富意义重大。对于合资资管公司、外资独资控股资管公司,国内同行没必要害怕和担心。开放既是将外资金融机构等“引进来”分享经验的过程,也是国内金融机构与企业加速学习“走出去”的过程。国内各类资管机构应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外部不利因素、思想观念束缚等影响,抓住关键和重点,把握有利时机,完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推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开放走稳走好。
资产管理业下好金融开放这盘棋,应加快相关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实现制度性、系统性开放,这是进一步推动金融业开放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打破刚性兑付、完善市场化做空策略、培育市场化监督力量等方面,要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和敬畏市场,在“补短板”的节奏和力度上循序渐进,实事求是把握好资管业开放的顺序、尺度和进度,避免因过于追求开放进度而带来的风险防控压力。
资产管理业下好金融开放这盘棋,还要在监管转型上下苦功夫。过去,资管行业分布在银行、证券、基金等不同领域,分散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中。在这种分业管理模式下,监管标准不一致和监管套利情况时有发生。如今,相关部门已出台相对统一的监管制度和体系,使得资管行业管理更积极有效,但这需要资管开放的进程与政府监管体系不断磨合、再协调,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各部门要主动吸收海外成熟市场的监管经验,更加重视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功能监管,重视行为监管。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