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为何给印度“留后门”?专家:印错失良机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以视频方式进行,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该协定,覆盖
不出意外,印度缺席了世界上最大自贸区的“生日庆典”。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仪式以视频方式进行,15个成员国经贸部长正式签署该协定,覆盖的区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自2021年11月,印度退出RCEP谈判后,就未参与过之后的进程。不过,在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印度可以观察员身份参加RCEP会议以及和RCEP签署方举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合作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印度不愿意加入RCEP的原因在于,其竞争力有限,担心加入会对其自身经济造成损伤,故而回到了经济保护主义的老路上。
“大门将永远敞开”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联合声明中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印度在RCEP中的作用,重申RCEP对印度保持开放。印度是16个创始成员国之一,各方将欢迎其加入RCEP协定。作为2012年起参与RCEP谈判的国家,印度作为区域伙伴对于构建更深、更广的区域价值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东盟轮值主席国越南总理阮春福在第37届东盟峰会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印度当初也是RCEP谈判参与国,但后来退出,但东盟各国都对印度重返协定表示欢迎,“大门将永远敞开”,并承诺将为印度参与RCEP创造便利条件。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在当天表示,希望印度未来能够加入RCEP,从而使该协议“充分反映亚洲的一体化和区域合作模式”。
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在同日的演讲中也提及,马来西亚知晓印度面临到的困难,“尽管如此,我们仍表示继续支持并欢迎它在未来加入RCEP”。
日本首相菅义伟在14日向对媒体表示,在15日的签署仪式上,“将宣传日本的立场,即包括印度将来参加在内,扩展自由公平的经济圈”。
RCEP生效后,一定时期内将不再邀请新成员国加入,但前述声明内容强调,对印度并不适用这样的规定。如果印度决定重新加入,将会为印度“开后门”。
RCEP谈判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涉及中小企业、投资、经济技术合作、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十多个领域。七年间,经过3次领导人会议、19次部长级会议,28轮正式谈判。
印度的算计
2021年11月,态度曾一变再变的印度在谈判最后关头,以有“重大悬而未决问题”为由宣布退出谈判,并称将不参与签署RCEP,一度令协定搁置。
对于RCEP的签署,印度外交部高级官员达斯(Riva Ganguly Das)在12日的记者会上再次老调重弹,她说:“就印度而言,我们没有加入RCEP,因为它没有解决对印度来说重要的问题和担忧。”
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刘宗义表示,印度此前与东盟、韩国及日本也签署过自由贸易协定,但是在签署之后,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逆差不仅没缩小反而有所扩大。换言之,印度认为加入自贸协定,未必对印度是件好事。
观察人士指出,印度的问题在于,过去认为其自身具有很强竞争力的银行、服务业和互联网创新行业,在面对外国企业竞争时,很快就败下阵来,而印度原本竞争力就较弱的其他产业恐怕更无法坚持长久。
不过,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研究员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印度这样庞大的经济体,在竞争的环境中反而更能够加速成长,“而现在印度选择走的这条道路,的确能够避免短期的阵痛,但从长远来看,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林民旺表示:“其实加入RCEP,是印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印度此次再错失良机的话,对印度来说肯定是弊大于利。”
达斯在记者会上还强调,印度下一步将发展与东南亚的贸易关系。
对于这一贸易关系的前景,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刘宗义表示关键还是要看印度自身将如何发展,如果印度的制造业有所突破,就有可能深化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反之如果自身商品缺乏竞争力的话,就只会变成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