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理财资讯

理财资讯

银行小伙卖假理财产品骗走5000万元!换来15年刑期,罚200万

2020-07-13 13:46:56 fx358财富网
2022年股市行情火热,一位年过8旬的老人刘某拿这52万元的积蓄,投资了一款收益率高达7%的理财产品,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遇到了骗子了……

  2022年股市行情火热,一位年过8旬的老人刘某拿这52万元的积蓄,投资了一款收益率高达7%的理财产品,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遇到了骗子了……

  值得注意的是,借着银行名义实施诈骗的,也是该老人的银行理财客户经理麦某。

  据裁判文书网7月7日消息,麦某在2014年5月至2022年5月间,麦某诈骗投资款项合计高达5005.05万元,很大一部分用于其个人炒股,大批的广州地区老人上当受骗。

  2022年3月10日,8旬老人刘某再次来到了银行,他此前在这家银行网点买过理财产品。老人刘某按照麦某用光大银行东风支行配给的专用电脑,通过网银操作转款520000元,不过收款人竟然是个人账户。

  老人刘某虽然有所怀疑,但麦某表示:“收款人也是道富公司的经办人,而道富公司是和银行合作的公司。”

  两个月后,麦某通知老人刘某去银行网点拿理财合同。合同显示,托管银行为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盖有“圆形”合同专用章,资产管理人恒天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我将假章拿回银行,在我办公室里盖的。未签的假理财空白合同,都是放在银行理财办公室的文件柜里,以备随时使用。”根据麦某的供述,他所销售的“假理财”,都是以银行的名义,在银行营业大厅、理财经理办公室里推销的。

  据裁判文书网,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麦某原任光大银行东风支行理财客户经理。2013年开始,麦某为谋取个人利利益利用其身份便利,伪造《道富资产-光大银行-中融融金1号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合同》等理财产品合同书,虚构为光大银行代售的理财产品,骗得多位被害人签订虚假投资理财产品合同,通过其投资上述虚假理财产品,并向其控制的银行账户支付投资款。

  从2014年5月至2022年5月,麦某诈骗被害人投资款项合计5005.05万元,其中诈骗老人刘某520000元。2022年3月10日,老人刘某按照麦某指引使用光大银行东风支行配给的专用电脑,通过网银操作,从老人刘某的中国光大银行账号为662×××31账户中转款520000元,收款人户名为“谢雪梅”。其实,麦某并未为老人刘某购买理财产品。2022年12月2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22)粤01刑初16号刑事判决:一、麦某犯合同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200万元;二、侦查机关扣押丰田牌小汽车1辆(车牌号粤粤A×××××予以拍卖,所得款退赔张伟健等16名被害人;三、继续追缴麦某违法所得5005.05万元,退赔给被害人520000元……。追缴不足以清偿前述被害人损失的,责令麦某向前述被害人退赔,退赔数额以前述追缴数额为限。该刑事判决已生效。

  据中国证券报,大批上当受骗的老人往往理财意识淡薄、对客户经理盲目轻信,也有不少老人曾经购买过麦某销售的“飞单”,即非光大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这就为麦某实施诈骗创造了机会。

  “之所以在销售假理财期间,客户签订‘理财合同’交完钱,拿不到合同,也没有任何手续,是因为之前我销售的‘飞单’理财产品的签订过程就是这样操作的。为了不引起客户怀疑,我销售假理财产品时就按这样的模式进行。”麦某供述称。

  其实,“假理财”销售过程中有几处破绽,只要投资者有心就很容易发现:一是购买流程与常规有所差别;二是虚假理财合同内容前后矛盾,比如理财合同中资产管理人名称前后不一致;三是短信提示转账到个人账户。

  “如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越权私售理财产品,在柜台支付,单位是可以监管到的,而在网银支付的销售比较难监管,我就利用了这个监管漏洞售假诈骗。”麦某称。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裁判文书网、中国证券报

$(".btnClose").click(function(){$(this).parent().hi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