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压低城投债票面利率的真相!
最近一直在说,银行体系承担了国内化债的主要任务。从帮着搞高速公路,铁路,反正铁公鸡吧,展期30年,再到优质禀赋产业矿产,再到水电热等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银行资金总是冲在化债第一线,把好资产捏在手里,把贷款飞快的展期。
昨天市场三公子说了有个奇怪现象,说的是啥叫违约啥叫爆雷。原文说这样的:原来逾期算暴雷,后来上征信算暴雷,再后来诉讼才算暴雷。现在呢,不上新闻头条,都不算暴雷。以后,就算上了头条,只要热度低于3天或者舆论影响没出金融圈,统统不算暴雷。
感觉的确有点这个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银行化债,除了超级国有大行对省级大城投统一搞的高大上银团化债外,还有地方银行对小破老城投搞的缩小版化债。
换句话说,地方银行,更是这波地方化债的主力军。
最近多问了几句,为啥地方银行这么卖力的搞化债,当真是政治觉悟足够高吗?市场的回答也是众说纷纭。
有人说,缺资产。之前搞得资产到期了,现在耕耘省内,没有啥好资产了,只能买城投。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是其实有时也有头尾矛盾的地方,因为缺资产这个事,分主动缺资产和被动缺资产,现在明眼可以看到,现在的缺资产有点主动意味,银行突突突发二级资本工具,银行永续债,增强银行实力和投债能力,有些钱,是故意给你造成多的,就是淹死你,逼迫你买省内城投,大大地方烂城投的可买资金数量,即便不讲政治的人多,架不住钱更多,可买资金还是净增加的。
有人说,上面压着脑袋强喝水。其实本省的银行有时不愿意做本省的业务,这不是孤例,本省的人更容易知道本省的企业有几斤几两,屁股里有多少屎,也想分散风险,外省的才不容易知道底细。古代还有易子而食的事件呢,现在国内有些担保公司就是不爱做本省业务,其实银行一样,有时也喜欢垮省互买,你瞒着我,我瞒着你,大家假装都看不见,心里也干净。回头一眼看过去,本省企业身上全是虱子,下不去嘴很正常,领导强压着买也是很重要一方面原因。你想想,近几年债券出事,是不是都是政府摁着当地银行的脑袋,把钱给付了,政府自己掏钱的少?
有人说,还就是银企互动的原因,搞存款,搞贷款。有时银行有债券指标需要完成,需要发行人故意把存款转成债券,你以为发行人都喜欢搞债券呢,发行人早知道了,债券市场都是渣男小三,出点事,是不会陪你共度余艰的,业务还是要多搞原配。银行现在也喜欢当小三,不负责任动机很强的。
最后,有位银行老板说了句最经典的话,一听就感觉上道:
要不是他们家欠我们几十亿银行贷款,我们才懒得管他利率高了低了嘞。
这句话简直是一语中的,天柱君听了立马成了应声虫,值点头同意。想想也是,只有他们利率低了,才能更好的从债券市场混到钱,来还银行贷款,说好听了,更好的维护企业资质,说不好听了,打个烟雾弹,实现抽身大逃跑。
毕竟,这是一个借新还旧的时代,不需要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