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市场没有关注到的逻辑
昨天文章聊了聊磷酸铁锂目前面临的问题,很多朋友留言问是不是不看好磷酸铁锂产业链了...
当然不是...铁锂产业链是我今年着重关注的方向...也是我心目中的动力电池2021年最值得关注细分领域。
昨天之所以提示一些风险,是因为板块短期热度比较高了。
很多人做投资习惯了在跌的时候去找风险,涨了之后找机会,一直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中。
然而投资从来都应该跌的时候找机会,涨的时候看风险。
下跌的本质就是风险的释放,当股价下跌时,公司基本里不好的预期已经充分反应了,这个时候我们再去谈论已经表现在股价里的利空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自己吓自己而已。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多去关注公司积极的一面,公司基本面向好的一面,只要积极的一面被市场关注,公司股价就有望得到提振。
而上涨本就是好的预期充分演绎的过程,当市场把好的预期已经打进了股价里时,我们就应该想想公司不好的地方了,好的预期充分演绎了,之后可能就要演绎不好的预期了。
这才是我们应该用在股市的辩证法,而不是像一根韭菜,涨了就喊机会,跌了就觉得世界要崩溃...(好像双压了)
分享两个市场没有关注到的逻辑
关于磷酸铁锂,大家都在谈的成本安全爆款车型的逻辑我今天就不再重复了,大家可以看看我之前的文章(在昨天的文章开头有挂出链接)。
今天我想聊两个市场关注度比较低的铁锂的逻辑。
1.循环次数。
对于铁锂和三元,大家的理解更多的应该是类似CTP结构变化改变了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体积能量密度,使得铁锂系统体积能量密度提升,再由于其价格和安全性的优势,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车厂的青睐,开始大规模使用。
其实除了价格和安全,磷酸铁锂电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循环次数。
所谓循环次数,就是指电池用多久后带电量会衰减,根据我们产业调研得知,目前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可以做到6000次循环后衰减不超过20%,而三元电池一般情况下1000次循环后衰减就会超过20%。
这意味着磷酸铁锂充电6000次后能量密度才会衰减20%,但三元电池只要充电1000次衰减就会大幅增加。
这对于乘用车来说其实意义不大,所以市场关注不高。
举个例子,假如我们买一个电动车,一周充电两次,一年也就充电100次,1000次充放电已经可以用10年了,大多数人一个车都不会开10年...何况根据我的经验,我顶多一周充电一次,很多时候两周才充一次,这样无论用铁锂还是三元电池,使用年限其实都很长了,区别不大。
但这对运营车辆和储能来说意义就很大了。
再举例,比如我是一个滴滴师傅,我一天肯定需要充电一次,一年365次,3年就会充放电1000次...
如果用三元电池,三年后续航里程就会出现大幅衰减...但如果用铁锂电池18年后续航里程才会出现大幅衰减...
对于储能来说更是如此,储能一定是每天都要充放电的,白天光伏把发出来的电存储在电池里,这是充电,晚上电池要向电网输电,这是放电,每天都会完成充放电,有时可能一天还不止充放电一次...
因此三元电池如果用在储能上,可能一两年就要换一个,但铁锂可以用10年...因此铁锂电池在储能上每年的使用成本是远远低于三元的...这也是我判断未来储能会100%使用铁锂的重要原因。
循环次数这块还有一个小知识点,液相法造出的磷酸铁锂电池循环次数是优于固相法造出的磷酸铁锂电池的。
而国内只有德方纳米一家掌握了液相法的技术。这意味着德方生产的正极材料和其他厂商生产的正极材料是有区别的,是有差异化的,因此即便行业未来出现了整体的供大于求,德方可能也能凭借其产品的差异化,拿到更好的毛利率水平。
2.出口。
在制造业里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观点,外国人的钱是最好赚的。
大家看苹果产业链里诞生了多少大市值公司,华为产业链里却几乎没有大市值公司...大家还可以去看看LG电池产业链里的厂商毛利率有多少,宁德产业链里的厂商毛利率又有多少。同样是供应隔膜,供LG比供宁德毛利率要高一倍...
对于铁锂产业链来说未来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也少不了出口这一步。
目前海外基本没有铁锂正极材料的生产厂,国内经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把铁锂材料的生产的成本控制到了非常低的水平,海外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新的铁锂材料厂具备竞争力了。
但从需求来看,大众已经明确表示了未来入门车型将会大面积换装铁锂电池,特斯拉更是已经全面引用铁锂电池,海外汽车厂对于铁锂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
这意味着国内铁锂正极材料厂一定会走到出口这一步,在未来1-2年中的某一个时间点,国内某个,或者某两个能出口的铁锂正极厂的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估值和股价也将会大幅提升,将重复【恩捷股份(002812)、股吧】在过去三年发生的故事...
这是非常有想象力的...这也是超越周期的...
至于谁能跑出来,目前来看肯定还是两个龙头最有希望。一个是湖南裕能(还未上市),他已经供应了特斯拉上海工厂,具备海外供应经验。另一个是德方纳米,他的优势是有海外授权的专利,海外厂商对于专利是比较在意的,德方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专利授权的企业。但我目前经过多方查证后没法判断究竟是不是拥有专利授权才能出口...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磷酸铁锂材料的周期性,但这一定是一个周期成长赛道,总需求在大幅提升,而且由于正极材料不是简单的标准品,我们也不能直接就拿其对标周期的大宗商品看待。
而且哪怕就是一个周期品,当我们展望2025年,国内磷酸铁锂材料需求达到300万吨左右,即便市占率最高的龙头市占率仅为1/3,他的销量也将达到一年100万吨,假设每吨净利2000元(目前为单吨净利5000元,2019年供需关系正常时为2000-3000元),一年也将有20亿利润,给20倍估值市值也有400亿,而目前铁锂正极中估值最高的德方纳米也就150亿市值...
这个周期成长赛道,空间还很大。短期看这里可能是一个情绪高点,稍微眼光长远点,这里就刚刚开始。
磷酸铁锂产业链真正的风险其实在于技术路线的迭代,也就是昨天我讲到的宁德研发的新化学体系,不过这块还需要做跟踪,目前是没影的事。